这种受文化影响的迷思往往难以察觉,因为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文化和传统之中。华人文化尤其强调谦逊和低调的作风,鼓励人们不要高调地彰显个人能力和才华,淡化个人成就,避免引起注意。
华人社会缺乏赞美文化,但同时“反击赞美”的现象却十分常见。例如,当有人称赞另一个人的英语说:“你的英语真好!”被称赞的人会迅速反驳并否认这个赞美,回答说:“哪里好?我的英语并不好。”在这种“反击赞美”的传统驱使下,如果我们不立即在他人面前否认赞美,就会被认为是傲慢的表现。
此外,华人的谦逊文化形成了“比较思维”,这种思维模式下常常引发羞辱感。举例来说,当某人在他人面前示弱,这自然地使对方被看作是较强的一方。因此,当我们强调自己的优势时,暗示对方相对较弱,这可能给对方带来羞辱或难堪感。
特别是在恐惧的驱使下,我们常常会表现出谦逊的特质。这源于内心的担忧,担心自己不被他人或社会接受。因此,我们透过看似谦卑的言语和行为来取悦他人,以塑造良好的形象,获得他人的认同。然而,这种谦逊文化并不等同于真正的谦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