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,先是清洁,后是和平,温良柔顺,满有怜悯,
多结善果,没有偏见,没有假冒。(雅各书3章17节)

现代人追求快乐和健康,却忽略了智慧。殊不知智慧才是得到所想的关键,并会影响我们如何度过一生。

但若想提升聪明、智慧,你会怎么办?报读课程来学习知识,例如心理学?阅读名人传记,去了解他们成功背后的因素?观看网上的历史和时事分析,增加思考的角度?还是从聪慧的上司或朋友的身上学习?很多人都会想到这些,包括基督徒。

其实圣经里面蕴含丰富的智慧之道,涉及日常平凡的生活。这个月,让我们一起透过三句箴言来学习如何提升智慧。我们邀请了牧会多年的陈沛伟牧师为我们讲解这三句箴言,好让我们认识和应用这些经文,从而得着生活的智慧。

透过三句箴言学智慧——诚邀牧者分享智慧之道 (访问 陈沛伟牧师)
*陈沛伟牧师在九龙城浸信会牧会,现为教会行政主任及成年部主管。成为牧者前曾在金融业工作多年。

我们敬拜的主有让人望尘莫及的智慧,祂的话语就是智慧的宝库。我们尝试探讨以下提及获取智慧的箴言,希望从中得着智慧的提升。

1/​ “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,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。”(箴言9章10节)
2/​​ “多言多语难免有过;禁止嘴唇是有智慧。”(箴言10章19节)
3/
“弃绝管教的,轻看自己的生命;听从责备的,却得智慧。”(箴言15章32节)

问题 1: 为什么“敬畏”和“认识”上帝,就会得着“智慧”和“聪明”?

解答1:敬畏上帝与智慧是箴言的主题信息,箴言的第一个大段落是1-9章,1章7节至9章10节彷佛是开、关引号,涵概着敬畏上帝和智慧的内容。箴言9章10节以平行的修辞手法去强调当中的信息,敬畏耶和华与认识至圣者平行;智慧与聪明平行。敬畏耶和华的人,也是渴慕追求认识耶和华的人;他们愿意听从上帝满有智慧的教导,得着人生的睿智。上帝的教导、律例、典章就是智慧,愿意顺服就自然会走上美善的道路,便是聪明。认识至圣者就是认定至圣者是真理的源头,并与其建立个人的关系。在真理的源头学习,当然会得着聪明。

敬畏上帝不单讲求聆听,而是强调遵从与实践。正如雅各书1章23-25节所说,听道又忘了就好像在镜中看见自己的真实面目,离开便忘记。只有行道,才会将真理记存在心,化为属于自己的智慧。

问题 2:做什么才是“敬畏耶和华”?如何去“认识至圣者”?

解答2:可以借用中文的含义说明,“敬”代表尊敬;“畏”意思惧怕。尊敬上帝就会聆听上帝的教导、做祂喜欢的事,来讨祂喜悦。惧怕上帝就不敢做一些激怒祂的事,免得承受责备和恶果。就好像银币的两面。敬畏亦是尊崇、惧怕上帝的威荣,就好像旧约以色列人惧怕上帝庄严的威荣一样。敬畏上帝是因为上帝是至高、圣洁、创造和统管万有的,我们如此回应,是理所当然的。

至于“认识至圣者”,第一,要看和听祂的话,学习当中整体的教导。第二,要认识上帝的属性。如出埃及记34章6-9节启示上帝的属性,耶和华是有怜悯、慈爱、信实、公义的上帝,认识了就能让人放心信靠。第三,要遵行祂的命令,以免忘记。第四,跟上帝建立个人、爱的关系。从别人口中认识上帝的二手经验是不足够的,要有第一手的信仰经历。藉着对上帝的信心,信靠、顺服、行道,便会进一步经历上帝的实在。巴刻(J.I.Packer)在《认识神》一书提及到,“knowledge about God”(关于上帝的知识)并不等于“knowledge of God”(个人对上帝的认识)。

问题3:在职场上,如何实践“敬畏上帝”呢?

解答3:当信徒面对活出信仰时,都会产生不少疑问。若工作合乎上帝的教导,便安心去做。如果敬畏上帝跟工作有抵触时,就一定要问,我惧怕谁?惧怕上司?惧怕客户?惧怕上帝?若惧怕上帝,我该如何去做?若惧怕上司,我会如何去做?当然,需要建立在认识上帝的基础之上才能知道上帝的喜悦什么,恨恶什么,同时具有活出上帝的话就是智慧的认知,才能真正实践敬畏上帝。得罪上司的代价通常是立时的;偏离上帝的代价看似未必是即时的,但长远来说,却要付上更大的代价。

在职场上单打独斗是很艰难的,若能在公司或同行业间建立职场团契,便能与同路人彼此代祷、守望、扶持,在艰难时刻做出合上帝心意的抉择。

问题 4:可否解释一下“禁止嘴唇”的意思?

解答4:参照箴言10章19节,禁止嘴唇的上文是“多言多语难免有过”。不加思索、随便发言,容易有错。说话,能建立人,也可伤害人,要小心。 

如要禁止嘴唇,第一要谨慎。许多时候,言语错不在于多,是在于滥,不加思索便说。说话以先,可考虑 “六何法” : Who? What? Where? When? Why? How?。跟谁说?说什么?哪个情景说?何时说?说话的动机?如何说(温婉Vs质问)?一句合宜的话,就如金在银网子里那样美妙。(参箴言25章11节)

第二,要说真话,因为谎言带来一连串恶果。“你们的话,是,就说是;不是,就说不是。若再多说,就是出于那恶者”(马太福音5章37节)。“口吐真言,永远坚立。”(箴言12章19节)

第三,不讲伤害人的话,说造就人的话。“说话浮躁的,如刀刺人;智慧人的舌头,却为医人的良药。”(箴言12章18节)

“一句坏话也不可出口,只要随着需要说造就人的好话,让听见的人得益处”(以弗所书4章29节,和合本修订版)。多赞赏和鼓励人的同时也要检视自己是否心口如一。

问题 5:请举出一些方法或例子关于如何在生活中实践“禁止嘴唇”,包括网上发言。

解答5:以上所说是一般性的实践“禁止嘴唇”,而网上发言更要特别小心。因为网上的言论比面对面的说话,广泛流传得多。网上留言是永久性的,即便删除,也可能已被截图留档,带来深远的伤害,因此我们要多加思量方可在网上发表意见。“义人的心,思量如何回答;恶人的口,吐出恶言。”(箴言15章28节)

弟兄姐妹可以考虑的其中一个方法是用真实姓名在网上留言,以保持说话谨慎、负责任的态度。网络上有很多人用假名称,轻率地留下许多负面批评,甚至对人作出欺凌。“不以恶报恶,以辱骂还辱骂”(彼得前书3章9节)。在香港著名牧师之一——张慕皑牧师的安息礼拜上,萧寿华牧师说张牧师永不以言夺人,柔和谦卑,以德以理服人。实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。

问题 6:怎样才是不“弃绝管教”和“听从责备”呢?若受责时心里不服,算不算接受管教呢?

解答6:箴言15章32节所说的管教和责备,所指的主要是出自上帝的管教,不是一般人的责备。管教和责备是类似的意思,平衡的修辞,让读者印象更深刻。接受管教需要有真诚的反省、悔改回转、走回正路。不可执迷不悔,不要像以色列百姓那般颈项如铁。

马太福音21章28-32节讲到两个儿子的比喻,父叫他们去萄葡园做工。大儿子说不去,之后懊悔,就去了;小儿子说去,却不去。大儿子才是照着父亲的意愿而行。上帝责备法利赛人,听到训诲而没有行出来对生命是没有帮助的。所以,真诚受教和悔改很重要。

若然受责时心里不服,应当祈祷说出自己内心的挣扎,求上帝怜悯,求圣灵的帮助。除了自己祈祷,也可找牧者倾谈或向属灵长辈询问意见,去解开如何踏出悔改的一步。悔改是一个过程,朝着正确方向,一步一步走过去。

问题7:为什么“听从责备”会得着智慧呢?

解答7:智慧是上帝的教导。我们偏行己路,若领受了上帝的责备,能够真诚悔改,便会走向智慧的道路。

问题8:现今基督徒经济条件好、学历高、加上年长,很少听人“劝告”。你认为怎样才能让人愿意“听从责备”呢?

解答8:因这些客观因素,有的基督徒易于自恃、骄傲和以自我为中心。就好似保罗时期的哥林多教会一样,香港很多基督徒有优厚的条件。其实,每个时代都有这类情况,香港现今生活水平确实也有所提升。

“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?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?若是领受的,为何自夸,彷佛不是领受的呢?”(哥林多前书4章7节)

不可自我中心、不该骄傲,因为我们的才华、恩赐都是从上帝领受的。求主帮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要数算主恩,并在群体中彼此提醒所领受的恩典。既是领受各样丰盛的恩典,就应该时常谦卑求问上帝,怎样做才可以更多为上帝使用呢?

反思:
以上牧师的教导对你有什么启发?你希望在哪些方面活出智慧的教导?

祷告:
亲爱的上帝,祢的话语就是智慧的宝藏,帮助我更懂得敬畏祢,节制自己的嘴唇,多说造就人的话,并存谦卑的心接受祢透过人对我的提醒。

如何提升智慧— —敬畏上帝>>

订阅与奉献

虽然现今的世代充满挑战,但我们看到上帝在世界各地广开福音之门,让灵命日粮事工有更多机会、透过各种方式与人们分享上帝所赐的爱与盼望。来自读者和教会的奉献是我们最主要的经费来源,如果你也愿意支持这项事工,欢迎点击下方的「奉献」按钮。此外,我们也欢迎你订阅灵命日粮事工的电子通讯,透过电邮接收题材多样、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属灵资源,好让这些资源帮助你在上帝的话语中成长。现在就订阅吧!

订阅电子通讯 奉献